孩子学琴时,家长总不禁要问,我家孩子有天赋吗?你看他这手指够不够长,灵不灵活,能学吗?其实这不是最重要的问题,最关键的其实取决于家长给孩子学琴的心态,要想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琴过程,至少你不能是以下三种家长:
打着“培养兴趣”的幌子放任自流
有不少家长,初次来学琴时就愉快地和老师表态:“我们学琴是培养兴趣,随孩子高兴学就行。”
结果,在后续学琴的过程中,家中果然是不闻不问,完全随孩子高兴,只管送孩子来上课,丝毫不在意孩子上课是否学明白了,课后是否练习了……
这些家长认为:培养兴趣,无须干涉,孩子爱学就学,如果有兴趣自然会学。
而孩子因为缺少家长的积极参与,自己也就觉得学不学好无所谓,长此以往,孩子很快便会失去学习乐器的兴趣。
口是心非
这类家长往往嘴上说着:“我们凭兴趣学就可以了,进度不要紧的,也不要求他(孩子)考级什么的。”但是心里却有着一个美好的希望:“最好我们家宝贝很有天赋,随便学学就能学得很好。”
这样的家长开头对于孩子学琴的态度十分宽容,也不会硬逼着他去练琴。但是,学了一段时间后,发现孩子进展不如预期,就开始渐渐地不淡定了。
两年后,发现当时一起开始学琴的小朋友都弹出很好听的曲子,也考出了一定的级别时,内心的不平衡瞬间爆发,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改变——不仅每节课必然出现在孩子身边,还对孩子练得不熟的情况指指点点,甚至催着老师说“今天我们可以去考个级吧”,如此云云……无辜的孩子要在一夜之间经历父母如此巨大的变革,这幼小的心灵该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啊!
俗话说: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如果家长一开始是随孩子的兴趣学习,希望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习得技能,那请您别太在意自己孩子的学琴进度,更不要隔三差五地和其他家的小孩做横向的比较。如果孩子进度慢一点,但是能够学得开心,能够慢慢爱上钢琴,爱上音乐,您又何必去破坏这份美好呢?
请多做纵向的比较,想想孩子一年前的成果和现在的成果,其中必定有令人欣喜的部分。
不顾实际情况的盲目拔高
时常会有家长这么和老师商量:“XX老师,您看我们家孩子去年考的八级,今年直接考十级是不是可以啊?”然后呢,虽然说是和老师“商量”,结果是拼了命也要去考,甚至和老师拍胸脯保证:让我们家娃去试一下,考不出不怪您老师!
于是,可怜的孩子便被迫走上异常艰辛的考试路程,自身水平和实际要求的差异太大,导致练习的过程充满了泪水、悲伤和不愉快,战战兢兢考完了试,恨不得烧了谱子,一辈子不要再摸琴。
即便是最后通过了考试,给孩子留下的印象却是:“不用踏踏实实地学习,只要临时拼搏一下,就能取得一样的结果。”
在这样的状态下,一年跳两级地考出了十级,实际水平却远远没有达到能够理解曲目的要求。如此学琴,最后的收获也就仅仅是一张证书而已。而实际的本领呢?对于音乐的兴趣呢?什么也没有。
总之,学习音乐不是学文化课以外的纯粹消遣。音乐是一门艺术,需要认真地去对待;音乐是使人愉悦的,并非功利性的存在。以一颗纯净的心,去感悟纯真的音乐,这才是学习音乐真正的目的。更是你是否适合学音乐的真正门槛。